内容详情 你的位置: 半岛体育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营地教育让孩子们在广阔天地追梦启航!

类别: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4-09-02 02:31:01 浏览:

  营地教育让孩子们在广阔天地追梦启航!营地教育在国外迄今已有150多年历史,已经很自然的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教育的一部份,但在中国营地教育却刚刚起步。

  无论是从教育理念,还是营地教育资源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甚至好多父母对营地教育概念还是十分模糊。

  什么是营地教育?通过这种途径可以提高孩子的哪些能力?等问题都没有具体概念。带孩子参加营地活动也多是抱着试试看,玩玩看的心理。

  在美国,约有1.5万个营地,其中每年有逾1000万美国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美国营地协会(ACA)拥有2700家营地会员,每年影响到超过690万的营员,加拿大营地协会拥有9省的700家营地会员;在俄罗斯,青少年营地是政府每年耗巨款支持的项目;澳大利亚有超过400家营地,政府规定学校每年必须组织学生参加一周的营地活动;在日本,全国则有3500多个营地、4000所自然学校,每年全日本则有超过3000万名中小学生参与营地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将营地教育纳入了常规的学校教育体系。

  我国营地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2015年4月首届中国营地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营地教育联盟(CCEA)正式成立,旨在通过营地教育行业学术研究、行业人才培养、搭建国际营地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为政府、机构提供行业研究报告,促进中国营地教育行业永续发展,并通过营地教育助力中国青少年个人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根据公开资料分析,2018年我国约有1.87亿中小学在校学生,是俄罗斯的7倍、美国的3倍,80%的新一代家长重视素质教育,认可营地教育体验式的学习方式。目前国内市场主要形成了三种营地教育模式,分别是专设营地教育、研学旅行教育和主题营地教育。由此可见,我国的营地教育发展不可小视,将来后劲十足。

  营地教育以教育学和发展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与实践为依据,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发现潜能,培养他们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与社会多元化背景下共处、共赢所需的意识与能力,如跨文化沟通与交流、领导力、生存能力、服务精神等。

  世界上,各国都根据其教育目标和资源状况开展了丰富多样的营地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大自然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营地教育能够对孩子“高分低能”的现状进行改善,让“低能”变“高能”,提升综合竞争力。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只偏向于说教和道德灌输,弱化了体验和实践,这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国已经把营地教育之中的研学旅行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二,每学年在校学生要接受2~6天的校外教育,且不能占用周末休息时间。

  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交流、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一般只是在教师和学生间的单向沟通,而在营地中的沟通则多是多向沟通。在营地活动中营员需要互相沟通,交换想法和意见,最终团队意见要达成一致才能完成任务,营地教育更注意营员间的沟通和交流,特别是非语言的沟通和交流对提高营员的沟通能力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潜能有多么巨大。但如果没有经历一些事情,人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营地教育有目的的为营员设置一些困难,让营员在经历过后发现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从而增强自信心。

  营地教育通过一些特殊的活动来告诉营员这样一个道理:要勇敢地尝试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潜能就是在不断大胆的尝试中被发掘出来的。

  在营地活动中没有人教营员怎么做,也没有在书本上学到过这样的知识,要完成这些任务只能靠营员自己,发挥想象力,挖掘营员的创造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营地教育给了孩子一个激发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空间,一个培养自己实践动手能力的场所。

  单打独斗能成功,却未必走得远,团结协作才是实现多方共赢的优秀品质。现如今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的娇惯和纵容使孩子养成了任性、孤立、自私、没有爱心等不良习惯。通过营地教育能让孩子在参与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意义、怎样与别人合作,同伴间相互关爱和信任,对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具有重要意义半岛体育官网。而且,集体的生活、多元的队友、同龄人共同营造的学习氛围,通过项目引导之下的学习,不仅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一个项目的完成可以让孩子不知不觉的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尚行研学专业服务团队,专注研学旅行、营地教育、自然教育、户外教育、青少年素质拓展教育、安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

Copyright © 2020-2025 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备案号:津ICP备20001488号-1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