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2025-01-15 14:35:19 浏览: 次
半岛官网入口网页版地产10强再度大洗牌据克而瑞数据,今年6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389.3亿元,环比增长36.3%,近六成百强房企实现单月业绩环比增长,近三成房企实现单月业绩同比增长。其中中海地产单月销售466亿元,创近一年来新高。
而从百城房价指数看,6月平均价格为16421元/平方米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平台登陆,环比上涨0.15%,涨幅较5月收窄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1.5%。
累计业绩看,上半年百强房企实现操盘金额18518.3亿元,同比降低39.5%,但降幅收窄了4.7个百分点。
销售“回暖”,能持续多久?半年时间,房地产行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明源君就来盘点下各大房企上半年的经营情况,以及对下半年市场的若干展望。
这其中,滨江集团实现销售额582亿元,排名从去年同期的第10名升到第8名,比龙湖还高出两个名次。
滨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业绩,有几个原因可供参考:一是滨江的项目多集中于经济发达的浙江,其中杭州占大部分,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区域深耕的优势。二是常年的区域深耕,使得滨江对于本土购房者认可的各项需求更为了解,所以其打造出来的产品,客户认同度高,销量自然不会差。
2023年上半年,保利发展以2366亿元操盘金额稳居房企第一,中海地产以1785亿元排名第三,保利领先中海近600亿元,差距还是非常明显。
到了2024年上半年,虽然保利发展仍以1733亿元排名第一,但中海地产也不甘示弱,直接以1483亿元超过万科跻身第二名,两家差距缩小至250亿元左右。尤其6月份,中海在上海、深圳几个豪宅盘的带动下,单月销售466亿,同比增长40%。
相比保利发展布局38城,中海地产去年只布局20余个核心城市,更加聚焦,去化和利润表现也更具优势。
当然,保利发展也在有意识地剥离低效资产,优化资产结构。比如今年5月,保利转让北京利通房地产100%股权及债权,底价25亿元。
前几年,房企榜单前十名一直被中海保利为代表的央企、万科为代表的混合制房企,以及龙湖为代表的优质民企牢牢把控,不过最近两年,以建发、越秀为代表的地方国企开始在土地市场崭露头角,销售排名也是逐年上升。
也就是说,前十榜单中,地方国企已经牢牢占据了两个名额。包括排名第11的华发股份,和第十名龙湖集团也相差不远。
比如隶属于中建三局的中建壹品,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额239.4亿元,名次从去年同期的28名,直接冲到了第二名,比华润置地、保利发展还高。
隶属于中建一局的中建智地,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额112亿元,名次从去年同期的23名,直接冲到了第9名,超过中海地产。
第一就是资金优势。类似像中建这样的央企建筑业巨头,资金实力自然毋庸置疑,很多银行甚至求着他们,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是很多房企难以匹敌的。
第二是业务协同优势。房地产与建筑业本身就是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建筑商做房地产,一方面能发挥业务协同效应,增厚企业业绩。另一方面能有效控制开发成本,提高项目效率。
比如建发集团旗下的拥有建发房产,今年上半年拿地金额321.8亿元,名次从去年同期的第6名,直接冲到了第1名,成为拿地金额最高的房企。
再比如国贸控股旗下的国贸地产,在今年上半年同样收获颇丰,直接以119.5亿元拿地金额冲到了第7名,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0个名次。
当然,拿地也同样都聚焦在厦门、上海、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比如建发上半年仅在厦门就投资上百亿元,在杭州也投入了上百亿元。
比如北京市国资委管辖的城建集团,今年上半年以109.5亿元拿地金额冲到了第12名,拿地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
北京市国资委管辖的金隅集团,今年上半年以63.8亿元拿地金额冲到了第18名,底价拿下北京朝阳一块宅地。
一个是城市收缩,比如招商蛇口今年就明确表示,要从30城收缩至10个高能级城市。绿城也表示今年会积极拓展10个战略城市,其他需要视情况而定。
另一个是板块收缩,宁可选择利润低但去化快的中心区域,也不会选择利润率高但去化速度一般的外围区域。
先说一个大背景,从4月份中央局会议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到后面自然资源部新出台18条政策措施处置闲置存量土地,以及央行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
这几条政策下来,其实都有非常强的指示性,意味着楼市将开启新一轮“去库存”,控制增量,消化存量。
一种是中介帮卖旧房模式,就是房企联合中介机构对旧房优先进行推广销售,如果一定期限内旧房售出,则按流程购买新房。
比如招商蛇口东莞公司就与贝壳合作,若旧房成功出售,客户也成功认购新房,能凭抵扣前期中介费。若旧房未能在约定期限内售出,解除新房认购协议,退还订金,意向客户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种则是国企收购旧房模式,就是由国资平台直接收购业主手中的旧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这样业主可以直接去购买新房。
当然,从各个券商机构的测算来看,如果政策收储想把住房去化周期压缩至18个月以内(18个月的去化周期大致对应了住房供需基本平衡的状态),大约需要约7万亿元的资金。
所以,政策收储能否达成既定目标,有两点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一是政府后续是否会加大保障性住房再的资金规模;二是收购过来的存量住房,如何重新盘活,高效利用。
一方面,存量资产规模庞大,盘活之后能直接为企业换来不菲的资产处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企业财务紧张的局面。
比如保利发展就启动了“去库存、调结构”行动,通过改造自有的存量资产项目,然后转化为长租房源,实现盘活。
再如成都城投也和成都泊寓,共同设立一家公司,双方各出资1500万元(各占股50%),以包租方式获取成都市干道建设指挥部权属的怡北商住楼资产作为初始运营项目,出资对项目进行改造、运营。
比如中海通过重新划分商场铺位,进行小铺分割、缩小单铺位面积,以此找到利润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平衡点。
同时中海还将原来的零售及主力店等大铺进行切分与改造,补充小面积的餐饮及娱乐配套铺位,这样不仅可以提升铺位租值,同时也起到更好的引流作用。
比如,挑空中厅采取逐层退台的设计,减少遮罩,增加了顶棚玻璃贴膜处理,加强了室内空间的通透感。原北区入口处的自动扶梯拆除,能更好的引流顾客至一层其他区域。
这几年,地产行业整体萎缩,代建却走出了独立行情,规模持续大幅增长,玩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纾困类代建是增长最快的业务类别之一。
上个月,广东省发布了《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可持续运营推进土地综合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七方面共二十项举措。
在互联网上,至今仍流传一张“万通六君子”的经典合影:易小迪身着西装、系着红色领带,倚靠在椅背上。
2月20日公开信息显示,格力地产(600185)因年报连续5年错报,多计利润超6亿,时任董事长被通报批评。
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剩者为王”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走得更远、走得更好。